流感袭来,如何从容应对?
近日流感肆虐
医院门急诊压力陡增
幼儿园、中小学校停课通告屡见不鲜
奥司他韦有点供不应求,再成西药新贵
要不要去接种流感疫苗
也一下子提到众多家庭的议事日程了
案例回放
这一天
医院郎中爸爸的诊室里迎来了一位年轻的妈妈
小宝妈妈:
任医生啊,您开的中药,我们家宝宝才喝半帖就退烧了!
郎中爸爸:
哦,就是那个才8个月大的小宝宝吧?好萌好可爱的!
小宝妈妈:
是的,前两天来看的时候都39℃多了,在您这里查出来是甲型流感,我和他爸爸好担心的。您给配了2帖中药颗粒剂,当天体温就好了,咳嗽鼻涕也少了。太感谢了!
郎中爸爸:
应该感谢中医的魅力啊!中医药治疗流感等传染病历史很悠久了,有几千年的经验。
小宝妈妈:
之前还没给孩子吃过中药,还以为这么小的孩子喂不下去,也没想到中药效果这么好!准备再吃几帖巩固下。
整个过程中
小宝妈妈的声音有些高亢
表情似乎都亮了
作为一名中医儿科医生
郎中爸爸任医生
一直坚持中医药方法治疗疾病
包括流感这类传染病
传染病类似于中医的时行疾病。流感病毒属于一种致病邪气,“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像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正气亏虚,就成了易感人群,比如5岁以下的孩子,65岁以上的老人,或者经常熬夜亚健康状态的人,或者经常生病体质差有基础病的人,还有肥胖者。
流感可防可控,有些不严重的还会自愈,不必过于紧张。但也要重视,特别是2岁以下小儿容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重症肺炎、脑炎脑膜炎、病毒性心肌炎、脓毒性休克等。
在预防和治疗方面,中医药具有较强优势。为了增强抵抗力,正气充足,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睡眠充足早点睡觉,不熬夜玩手机等,应减少孩子的各种兴趣班、补习班时间,保证睡眠充足,才能抵御外邪。
饮食均衡三餐规律,荤素搭配,相对清淡,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
适当锻炼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如练习杨氏经络太极拳、静坐吐纳、站桩等。
注意护理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不要受凉。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使空气流通。流感高发季节,避开人群聚集的地方,避免接触流感病人。如果患上流感,要注意观察是否有气急呼吸困难、咳嗽厉害,或多次呕吐腹泻脱水,或反应迟钝、老想睡觉、抽痉等严重表现,一旦出现,一定要马上就医。
中医预防体质差的可以找中医调理体质,具体有以下多种方法。
预防中医调理
1.佩戴香囊法
一般由芳香药物组成,芳香可以辟秽。防感香囊常用药物:艾叶6克、石菖蒲9克、苍术9克、藿香9克、冰片6g、白芷6克。白天挂在颈项上,夜晚置于枕头附近,每周更换一次药袋。
2.口服防感汤
“辨体预防”,根据不同体质制定不同的方药,提早预防。(具体的体质分类详见文章“如何增强宝宝体质”)防感汤组成:肺脾气虚,反复感冒、胃纳欠佳者,玉屏风散加减,黄芪6克、炒白术6克、防风6克、荆芥6克、茯苓9克、陈皮6克;阴虚火旺,手足心热、舌红苔少或剥苔者,沙参麦冬汤加减,北沙参6克、麦冬6克、生地9克、制玉竹6克;内热体质,舌红大便易干者,推荐组方:玄参6克、生地9克、连翘6克、火麻仁12克。如果兼有两种以上体质的,可将上述药味组合煎煮。每帖煎两次,每次毫升,每天1次,可连用半月。
3.膏方调补
量体裁衣,一人一方,既可扶正,也可祛邪。做好一料膏方,可连续服用1月左右。(详见文章“小儿能服用膏方吗”)
4.“三九贴”外治
外敷膏药,刺激穴位经络,扶助阳气,有利于祛除邪气。
中医治疗除了高热,流感往往比普通感冒有更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头痛、咽痛、全身酸痛等,这时要及早就医。
中药处方是个体化的,且服用几帖后再作调整变化,虽然流感病毒株会变化,中药也不容易耐药。如果辨证精准,中药治疗流感效果显著,不容易发生并发症。治疗以祛邪为主,适当扶正,防止传变,并注意顾护小儿脾胃正气。舌苔偏腻夹湿或有食积的,分别予以芳香化湿或消食导滞。流感病毒不仅仅是热毒,在寒冷的季节往往夹有寒毒,所以治疗上还可寒温并用。
案例中小宝宝的处方即是辛温辛凉同用,以银翘散加减治疗,符合此时流感特点,所以退热较快,其他伴随症状也明显减轻,恢复较快,缩短了病程。具体处方因个体病情有差异,需要带孩子找医生面诊,因此不在此公布。
小贴士:中药颗粒剂比较浓,味道较苦,但无需煎煮,适合急用。可加少量滚烫开水,或用大火隔水炖5-10分钟,或用微波炉高火加热1分钟,这样颗粒剂化开更充分,8个月的小宝宝少喝多餐,没有用西药就很快好转了。
《流感悲歌》
我是流感我怕谁,
冬春肆虐年年归;
正气亏虚我欢喜,
疫苗接种来挤兑;
高热头痛身酸痛,
奥司他韦成新贵;
我是流感我怕谁,
最怕中医击我溃!
(任昱创作)
说明:以上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文|任昱
版式|王静
头像设计|喵
郎中爸爸科普|情怀|友爱|儿童|中医
ba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