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参
沙参有南沙参和北沙参两类。南沙参为桔梗科沙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轮叶沙参和杏叶沙参及阔叶沙参的根。主产于安徽、四川、江苏等地。常在秋季采挖,洗净,除去栓皮,切段鲜用,或晒干生用。
北沙参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珊瑚菜的根。主产于山东、河北、辽宁、江苏等地。多于夏、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用开水烫后剥去外皮。润软切片或切段生用。
甘,微寒。归肺、胃经。
清肺养阴,益胃生津
1、用于肺热阴虚引起的燥咳或劳嗽咯血。
本品能清肺热,补肺阴。如沙参麦冬汤,以本品与麦冬、玉竹、冬桑叶等同用,治燥热伤阴,干咳少痰、咽干口渴;《卫生简易方》以本品与知母、贝母、麦冬、鳖甲等同用,治阴虚劳热,咳嗽咯血。
2、用于热病伤津,舌干口渴、食欲不振。
本品有益胃生津的功效。如益胃汤,即以本品配伍麦冬、生地、玉竹等,治上述病证;如热病伤津较重,咽干口渴、舌绛少津,常以鲜者与鲜生地、鲜石斛同用。
10~15g;鲜者15~30g。
虚寒证忌服。反藜芦。
《本草纲目》:“清肺火,治久咳肺痿。”——明?李时珍《本经逢原》:“有南北二种,北者坚实性寒,南者体虚力微。”——清?张璐《饮片新参》:“养肺胃阴,治劳嗽痰血。”——近代?王一仁▲▲▲中药沙参《神农本草经》认为沙参:沙参味苦,微寒。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久服利人。一名知母。生川谷。翻译成现代文就是——沙参,味苦,性微寒。主治瘀血,惊恐不安,能祛除发冷、发热的症状,具有补内脏,益肺气的功效。长期服用对人体有益。又叫知母。产于山川河谷地带。《本经》记载的沙参为南沙参,《本草汇言》首先记载北沙参。南北沙参功效相近,北沙参滋阴作用较好,南沙参兼有祛痰之功。鲜沙参即南沙参之新鲜者,清热养阴生津之力较好,多用于热病伤阴之证。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视频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