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来了,也快入冬了??
门诊上有个客家的患者问我:
“医生,我喝五指毛桃煲鸡汤(点击回顾)都睡不着,怎么办?”
“你不是一直都这样吗?热的受不了,凉的更受不了...和以前一样喝瘦肉汤,挺好的。”
“但今年调理好一点了啊,入冬了,想给自己补补。家里有很多好鸡,我试了一下鸡汤,还是睡不了...”????有没有觉得补不进去?
恰巧她身体比较虚,胃阴不足,皮肤比较干,因为做老师常常说话,也容易口干咽干。
那可以试试这个沙参煲鸡汤,比较平和。
《滇南本草》里说沙参鸡汤治诸虚之症:沙参一两,嫩鸡一只去肠,入沙参在鸡腹内,用砂锅水煎烂食之。
而且秋冬比较干燥,营血津液亏虚的人也合适。
?材料(3~4人份):
沙参15g、玉竹10g、干百合30g、莲子30g、山药30g、红枣3/4个(去核)、生姜2~3片、鸡半只左右
?做法:
①如果在正规药房买的药材,建议可以不洗,一并放入大汤盅。
②鸡肉洗净后切成大块放入汤盅,加入3-4碗水,隔水炖汤或用电压力锅隔水蒸汤;如家里人多则可按比例增加份量,用砂锅煲。
?功效:
●沙参:沙参清热养阴,润肺止咳。
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
《本经》:“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久服利人。”
《别录》:“疗胃痹心腹痛,结热邪气,头痛,皮间邪热,安五脏,补中。”
《药性论》:“去皮肌浮风,疝气下坠,治常欲眠,养肝气,宣五脏风气。”
●玉竹:玉竹具有养阴,润燥,除烦,止渴等功效。
可以治热病阴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小便频数等。
临床上使用:
⑴治秋燥伤胃阴:玉竹三钱,麦冬三钱,沙参二钱,生甘草一钱。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温病条辨》玉竹麦门冬汤
⑵治阴虚体感冒风温,及冬温咳嗽,咽干痰结:生葳蕤二至三钱,生葱白二至三枚,桔梗一钱至钱半,东白薇五分至一钱,淡豆豉三至四钱,苏薄荷一钱至钱半,炙草五分,红枣两枚。煎服。——《通俗伤寒论》加减葳蕤汤
⑶治发热口干,小便涩:萎蕤五两。煮汁饮之。——《外台秘药》
⑷治卒小便淋涩痛:芭蕉根四两(切),萎蕤一两(锉)。上药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三分,去滓,入滑石末三钱,搅令匀。食前分为三服之。——《圣惠方》
●百合:百合味甘,性平,归肺、心、肾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润肺止咳的功效。
⑴治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七枚(擘),知母三两(切)。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渣;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渣后,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金匮要略》百合知母汤
⑵治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七枚(擘),生地黄汁一升。上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升,去渣,内地黄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当如漆。——《金匮要略》百合地黄汤
⑶治百合病变发热者:百合一两(炙),滑石三两。上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当微利者止服,热则除。——《金匮要略》百合滑石散
⑷治耳聋、耳痛:干百合为末,温水服二钱,日二服。——《千金方》
⑸治咳嗽不巳,或痰中有血:款冬花、百合(焙,蒸)等分。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食后临卧细嚼,姜汤咽下,噙化尤佳。——《济生方》百花膏
●莲子:
⑴《本草纲目》:“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禀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土为元气之母,母气既和,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久视耐老,以其权舆也。昔人治心肾不交,劳伤白浊,有清心莲子饮;补心肾,益精血,有瑞莲丸,皆得此理。”
⑵《玉楸药解》:“莲子甘平,甚益脾胃,而固涩之性,最宜滑泄之家,遗精、便溏,极有良效。”
⑶《医林纂要》:“去心连皮生嚼,最益人,能除烦、止渴、涩精、和血、止梦遗、调寒热。煮食仅治脾泄、久痢、厚肠胃,而交心肾之功减矣。更去皮,则无涩味,其功止于补脾而已。”
此汤有养阴润燥,除烦,止渴的功效,适合男女老少,尤其适合热病阴伤,咳嗽烦渴,经常熬夜的上班一族。
熬夜后、秋冬干燥适合煲来喝喝
特别适合那种又怕冷又怕热的女性
预约看诊,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