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汤常备它,清肺而润燥,滋肝而清风玉竹

玉竹

《神农本草经》:“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去面黑皯,好颜色、润泽,轻身不老。”

《日华子本草》:“除烦闷,止渴,润心肺,补五劳七伤,虚损,腰脚疼痛,天行热狂。”

别名

荧、委萎、萎蕤、女萎、玉术、萎香等。

来源

百合科玉竹的根茎

饮片性状

玉竹: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具纵皱纹和微隆起的环节,有白色圆点状的须根痕和圆盘状茎痕。质硬而脆或稍软,易折断,断面角质样或显颗粒性。气微,味甘,嚼之发黏。制玉竹:外表黑色,表皮具细纵皱纹及微隆起环节,有的可见圆点状根痕及圆盘状茎痕。切面角质样或显颗粒性,质地柔软,内部黑色或近黑色。气似焦糖,味微甜,嚼之发黏。

性味归经

甘,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主治

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等症。

相关应用

①治发热口干,小便涩:萎蕤五两。煮汁饮之。(《外台秘要》)②治秋燥伤胃阴:玉竹三钱,麦冬三钱,沙参二钱,生甘草一钱。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温病条辨》玉竹麦门冬汤)③治阴虚体感冒风温,及冬温咳嗽,咽干痰结:生萎蕤二至三钱,生葱白二至三枚,桔梗一钱至钱半,东白禳五分至一钱,淡豆豉三至四钱,苏薄荷一钱至钱半,炙草五分,红枣两枚。煎服。(《通俗伤寒论》加减萎蕤汤)④治卒淋,小便涩痛:芭蕉根四两(切),萎蕤一两(锉)。上药,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三分,去滓,入滑石末三钱,搅令匀。食前分为三服,服之。(《圣惠方》)⑤治男妇虚症,肢体酸软,自汗,盗汗:葳参五钱,丹参二钱五分。不用引,水煎服。(《滇南本草》)⑥治赤眼涩痛:萎蕤、赤芍药、当归、黄连等分。煎汤熏洗。(《卫生家宝方》)⑦治眼见黑花,赤痛昏暗:萎蕤(焙)四两。为粗末,每服一钱匕,水一盏,入薄荷二叶,生姜一片,蜜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临卧服。(《圣济总录》甘露汤)⑧治虚咳:玉竹五钱至一两。与猪肉同煮服。(《湖南药物志》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使用注意

《本草崇原》:“阴病内寒,此为大忌。”

《本草备要》:“畏咸卤。”

《药性纂要》:“脾气寒滑,胃有痰湿者不宜用。”

《会约医镜》:“大便溏泻,更为忌之。”?

食疗药膳

玉竹瘦肉汤

食材:玉竹15g,猪瘦肉g。

做法:将玉竹洗净,猪瘦肉洗净,切薄片,两者同放锅中,加水适量,煮至猪瘦肉熟烂,放入食盐、鸡精调味。

功效:玉竹瘦肉汤具有不错的养阴润肺和生津益胃的作用,适用于肺胃阴液不足出现口干咽燥,干咳无痰者。

玉竹薏苡仁汤

食材:玉竹15克,薏苡仁30克。

做法:将二者同放砂锅内,加水毫升,煮熟薏苡仁后,弃去玉竹,吃薏苡仁,喝汤。

功效:养阴润肺,清热消痈,可用于肺燥咳嗽或肺痈。

沙参玉竹老鸭汤

食材:老鸭1只(约克),北沙参60克,玉竹60克,生姜2片。

做法:老鸭洗净斩块后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撇去浮末,加入料酒,玉竹、沙参和姜片,转小火煲两个小时,出锅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沙参能滋阴清肺、养胃生津、除虚热;玉竹性味甘寒,质润多液,有养阴润燥的作用,两味合用滋补养阴力大;老鸭有滋阴补血之功,生姜既能健胃又可除鸭腥,合而为汤,共奏滋阴清润、去疾补虚之功,适用于病后体虚或糖尿病属阴虚者。

联系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ijianyu.com/afhzz/83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