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天气越热的时候我们越容易被那种酸酸甜甜的滋味所吸引,就好像夏季的酸梅汤、海鲜捞拌总是很容易就可以打动我们的味蕾。
昨天晚饭时,我一边吃着捞拌一遍念叨:“最近怎么就偏爱这一口儿呢,是你的厨艺渐长吗?”
我老公无奈地说:“同样的食材、不变的配方,只是因为夏天热起来了。”
我想想也对,身体的需求,可能嘴巴也是知道的。其实这其中的道理,早在《内经》中就已经告诉我们了:“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夏季为心脏当令之季节,平时可以多吃一些酸酸咸咸的东西,以收津液、养心气,这才更加符合四季养生的规律。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不妨在这万果丛中,挑选一点“酸”,来呼应“夏季养生之道”吧。
杨梅
今天挑选到的味酸水果不是别人,正是当季的时令鲜果,名字中亦带有一点点清高、傲骨的杨梅。
为什么会选杨梅呢?
可能是味由心生,遵从了内心所想,也可能是因为那句“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枝焉能到长安”的“吃货心理”,更有可能是因为它“体赤入心,味酸入肝,及甘入脾”的属性吸引到我,总之,今日份的时令鲜果我选杨梅,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鲜红的杨梅都有哪些“可爱”之处。
杨梅为心家血分之果,专入心,兼入肝、脾、心包,其味酸甘,性温而热,具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除烦止痢之效,能够缓解夏日心烦口渴,消暑除热,还可以开胃消食,止呕止吐。
01
夏季的“阴虚烦热”
杨梅具有一项极富“标签”的能力,就是可以“除阴虚烦热”。
我想可能很多读者看到这里都会有所疑问,毕竟可以除烦清热的中药有很多,就像百合、石斛、玉竹、麦冬这些都能够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啊,为什么要说杨梅会是得天独厚的那一位呢?
只因杨梅“味酸性温”这个与生俱来的属性。我们都知道“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大多能够治疗阴虚内热、虚烦不安的药物都是“甘寒”之性的,比如沙参、百合、麦冬、石斛、玉竹、桑椹都是味甘性寒的。
而仅有杨梅是“味酸性温”又可以缓解夏季心中烦闷、口渴引饮的食材。这其中的原因《本草求真》也告诉了我们答案:“缘人阴虚热浮,气血不归,清之固属不能,表之更属不得,惟借此为酸收,则于浮热可除,烦渴可解。”
杨梅性质温热,又不具备益气之力,所以它能够除烦止渴是因其具有强大的酸收之力,可以收敛浮越于外的气血,进而达到降火的目的。
02
孩子的食积
大家都知道胃口不好,孩子积食的时候可以吃一些山楂,健脾开胃又能消积食。而夏日的杨梅正如秋日的山楂,亦可开胃消食,生津止渴解暑热之气,而且还可以止呕、止吐、止泻、止鼻血。所以,脾胃功能稍差,夏季容易被暑气侵袭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甚至流鼻血的孩子,可以在家中自制酸甜可口的“杨梅汁”,绝对是新鲜版的“酸梅汤”。
《本草纲目》曰:“杨梅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溃恶气。烧灰服,断下痢,甚验。”
《玉楸药解》中记载:“酸涩降敛,治心肺烦郁,疗痢疾损伤,止血衄。”
若一定要说出杨梅汁与酸梅汤的区别与联系,我觉得那就在口味上各取所需吧,因为在功能上这两款夏季饮品,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难分高下。酸梅汤的传统配方为“乌梅、山楂、陈皮、炙甘草”,杨梅具有乌梅的酸收之性,山楂消食之力,和炙甘草的滋味,相差的仅有陈皮的理气化痰之力,而杨梅汁性温热,又可清心除烦更是难得。所以,就跟随自己的感觉去选择吧,身体的需求,嘴巴也能知道。
说清楚的杨梅的功能、属性,接下来我们再说说有关杨梅的一些“传闻”,我大体将它们总结为“三大怪”:一怪虫儿爱,二怪杨梅核,三怪味甜性酸为碱性。也正因为这三怪,让杨梅的名声有点亦正亦邪,毁誉参半,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虫儿爱
杨梅虽然好吃又有营养,却有很多朋友不敢吃,她们担心会吃到小虫子。
杨梅中真的有虫子吗?答案是肯定的!同是果子娇嫩气味诱人的水果,杨梅却没能进化出像荔枝、桂圆一样的果皮。而缺少这样的保护后,就会导致同样被气味吸引果蝇在它的表面产卵,这也就是小虫子的来源。
所以,很多善食杨梅的地区都会把新鲜的杨梅浸泡于淡盐水中,这样就可以安全地享用美味了。
杨梅核
有些人不敢吃杨梅,而有些人却爱它爱的疯狂,甚至是“吃杨梅,不吐杨梅核”。这又是为什么呢?仔细询问后才知道,他们说:“吃杨梅核,能治脚气”所以索性直接连核一块吞到肚子里。
唉,这可真是个美丽的“误会”,事实上杨梅核与脚气的关系,并不是这样的。
“核仁疗脚气,然须多食。”这句话出自《本草求真》一书,里面的核仁说的确为杨梅核,而“脚气”却不是我们现如今理解的“足部真菌感染性疾病”,而更接近于心功能受损后引起的小腿部位水肿。
所以,日后吃杨梅时一定要吐核哦。
味甜性酸为碱性
有人说杨梅太甜了越吃越甜,不敢吃;还有人说杨梅太酸,酸到倒牙,不敢吃。而我却觉得杨梅是一种甜中带酸,味道刚刚好的“碱性食物”,很适合大家作为餐后零食。
要解释这个问题那就要从几个方面说起:什么是碱性食物?为什么要食用碱性食物?多吃碱性食物就会变成碱性体质吗?
首先健康状态下,人体的内环境均当呈现弱碱性,这是一种生理状态。“过酸过碱”均为代谢失常,所以没有碱性体质一说。
第二,食物是有酸碱性的,但与口味无关。
食物的酸碱性由食物中所含矿物质的种类及含量多寡比例而定,这与它吃起来是否有酸味没有任何关系。食物进入人体后,其代谢产物如果呈酸性,就是酸性食物;如果呈碱性,就是碱性食物。
第三,为什么要吃食碱性食物?因为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平衡主要依赖所摄入食物的酸碱性,以及排泄系统对体液酸碱度的调节。而当身体处于这样的弱碱状态时,各种生化作用才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
所以,杨梅作为具有消食作用的“碱性食品”是很适合作为餐后零食的。
好了,这就是今日份的“杨梅”了,您记住了哪一句呢?我希望是:夏日宜食酸,酸酸甜甜有杨梅,这就够了。
我们下期再见~
文章
香薷
漫画
八岁
图片制作
蛋蛋
素材来源
包图网授权
相关文章链接
食疗妙方
消食导滞、滋阴生津——石斛三仙茶!
“食欲好、不长肉”的孩子,可以来了解一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