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味中药南沙参

白癜风规范化诊疗 http://m.39.net/news/a_6185379.html

  《本经逢原》

  NánShāShēn(南沙参)

  沙参、知母(《本经》),白沙参(《范子计然》),苦心、识美、虎须、白参、志取、文虎(《吴普本草》),文希(《别录》),羊婆奶(《纲目》),泡参(《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面杆杖(《青海药材》),桔参(《药材资料汇编》),泡沙参(《四川中药志》),稳牙参、保牙参、土人参(《湖南药物志》)。

  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杏叶沙参或其他几种同属植物的根。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泥土,刮去栓皮,晒干或烘干。

  

  ①轮叶沙参,又名:铃儿草(《别录》),四叶沙参。

  多年生草木。根粗壮,胡萝卜形,具皱纹。茎直立,单一,高60~厘米。叶通常4片轮生;无柄或有短柄;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长4~8厘米,宽1.5~3厘米,边缘有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有密柔毛。圆锥状花序大形;有不等长的花梗;每1花梗上有1小苞片;萼齿5,细而直,绿色微带黑色;花冠钟形,蓝紫色,狭小壶状,裂片5:雄蕊5,黄色;子房下位,花柱伸出花冠外,蓝紫色,先端圆形,柱头9裂;花盘围绕在花柱的基郎。蒴果3室,卵圆形。花期7~8月。

  多生长于山野的阳坡草丛中。分布东北和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广东、江西等地。

  ②杏叶沙参(《救荒本草》),又名:挺枝沙参。

  多年生草本。茎单一或有分枝,高50~厘米,有毛。叶互生;叶片卵形。长2.5~5厘米,宽1.5~2.5厘米,边缘有重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圆锥花序少分枝;花梗和苞片上皆有毛;萼齿披针形,有毛;花冠宽钟形,蓝紫色,外面带有毛;花柱略露出花冠外,微有毛;花盘粗短,长及宽均为1.5毫米。花期9~10月。

  多生长在山野。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地。

  尚有多种同属植物亦同等入药:①阔叶沙参又名:长白沙参。上部叶与花序枝均互生,下部叶常假轮生;叶片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有毛或无毛。花冠阔钟形。分布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安徽、山西、陕西等地。

  ②线齿沙参,茎上有长毛;叶互生;卵形至狭披针形,有短毛。花序大型;萼简圆形,萼片线状。分布湖北、四川、云南、贵州、陕西芬地。

  ③云南沙参,茎有短柔毛。叶互生,叶片卵状椭圆形,两面密生短毛,尤以背面脉上最多。萼片线状披针形,边缘有2~3对深裂的齿。分布云南等地。

  ④泡沙参,基生叶有长柄,圆形,基部心形;茎生叶互生,宽披针形,边缘有2~7对缺刻状锯齿。萼片披针形,边缘有1对深裂的齿。分布河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

  ⑤糙萼沙参,又名:石沙参。根细长,常两茎并生。叶互生或对生,叶片披针形或线形,边缘有疏浅锯齿,分布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

  ⑥川藏沙参,茎常数株自根头部丛生,被短柔毛。叶互生,叶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边缘有疏的锐锯齿,两面被白色短柔毛。分布西藏、四川、甘肃等地。

  主产安徽、江苏、浙江、贵州、四川、云南等地。此外,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河南、青海、陕西等地亦产。以安徽、江苏、浙江所产质量为佳;以贵州产量为大。

  干燥的根,呈长纺锤形或圆柱形,上粗下细,有时稍弯曲或扭曲,偶有分歧。全长5~25厘米,上部直径1~3厘米。顶端有根茎(芦头)长0.5~10厘米,直径0.3~2厘米,偶有2个根茎并生,上有显著横纹。带皮者表面黄白色至棕色,有横纹,上部尤多,稍有短段细根或根痕;去皮者表面黄白色,有纵皱。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白色,不平坦,有多数裂隙。气微弱,味甘微苦。以根粗大,饱满、无外皮、色黄白者为佳。

  

  甘微苦,凉。

  ①《本经》:味苦,微寒。

  ②《纲目》:甘淡而寒。

  

  入肺、肝经。

  ①《滇南本草》:入肺。

  ②《本草蒙筌》:足厥阴。

  ③《本草汇言》:入手太阴肺经,又肝、脾二经气分。

  

  养阴清肺,祛痰止咳。治肺热燥咳,虚痨久咳,阴伤咽干喉痛。

  ①《本经》: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

  ②《别录》:疗胃痹心腹痛,结热邪气,头痛,皮间邪热,安五脏,补中。

  ③《药性论》:能去皮肌浮风,疝气下坠,治常欲眠,养肝气,宣五脏风气。

  ④《日华子本草》:补虚,止惊烦,益心肺,并(治)一切恶疮疥癣及身痒,排脓消肿毒。

  ⑤《纲目》:清肺火,治久咳肺瘘。

  ⑥《玉楸药解》:清肺气,生肾水,涤心胸烦热,凉头目郁蒸,治瘰疬斑疹,鼻疮喉痹,疡疮热痛,胸膈燥渴,溲便红涩,膀胱癃闭。

  ⑦《饮片新参》:清肺养阴,治虚劳咳呛痰血。

  ⑧《中国药植图鉴》:降低血压。

  内服:熬汤,3~5钱(鲜者1~3两);或入丸、散。

  

  风寒作嗽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恶防己,反藜芦。

  ②《本草经疏》:脏腑无实热,肺虚寒客之作泄者,勿服。

  《*辞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ijianyu.com/afhzp/3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