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初秋炎热将结束。从处暑开始,气温逐步走低的趋势进一步明显。元吴澄的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结束。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之所以要吃鸭,是因为处暑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饮食调养应以预防燥邪伤人为主。这个时期的饮食应该遵循润肺健脾的原则,而鸭子味甘性寒,具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之功效,可主治身体虚弱、病后体虚、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症。民间认为鸭子是“补虚劳的圣药”。因此鸭子是非常适合处暑之际吃的润燥食物。
沙参玉竹老鸭汤
沙参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玉竹生津止渴,润肺止咳,养阴。老鸭补虚劳,润五脏。
食材准备
北沙参、玉竹、老鸭
制作步骤
1、将北沙参和玉竹用清水清洗干净。北沙参沥干备用。玉竹放入用清水浸
泡30分钟。老姜去皮切成片。
2、老鸭洗净,剁成大块,一只鸭子大约剁成8到10块。用清水洗净鸭块,沥干水分。
3、把鸭块放入汤锅中,一次性倒足清水,不要盖盖子,大火加热,水开后撇去浮沫。
4、盖上盖子,改成小火煲30分钟。30分钟后,关火用勺子撇去汤面上的鸭油。然后放入北沙参,玉竹和姜片,再盖上盖子,继续煲制1个半小时。食用前放盐调味即可。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