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冬不如补霜降,1套手法2碗汤

第期║.10.23

今天是霜降节气。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冬季节的过渡节气。近期的气温已经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南方地区也迎来了降温潮。这个阶段,在孩子的照护上要注意哪些要点呢?下面就和大家详细讲讲。

霜降节气特点

《二十四节气解》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霜降来临,天气变化,阴气渐重,万物凋零,秋天的肃杀之气在此时尤为明显。北方风大干燥,南方阴冷寒湿。霜降的秋风中带着寒燥之气,干燥阴寒易侵袭肺系,孩子易发咽痒、咳嗽等。霜降的节气特点,仍然是延续“寒”、“燥”。那么在孩子的养护上,就要尤其慎防这两种燥邪对孩子身体带来的影响。

霜降时节孩子养护要点

1.霜降进补,以平补为宜

霜降是孩子“贴秋膘”、进补较为合适的时机。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认为霜降进补比冬天补阳气要紧。很多孩子到了秋冬季节,很容易感冒生病,尤其是过敏儿、易感儿,此时就特别适合这些孩子进补,开始储藏能量,通过食疗、推拿等方法,增强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冬季生病的频率,也能为来年春天升发、充足阳气做准备。

在霜降,孩子“贴秋膘”与成人大有不同。成人在此时已经可以适当开始吃羊肉、胡椒等辛温的食物,但对孩子来说,却还不是时候。秋季讲求平补,也就是饮食偏性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寒凉,少吃辛热刺激的食物;烹饪时葱姜蒜也要少放,多吃生津润燥、固肾补肺的食物,如橄榄、芥菜、白果等。在这里推荐两个适合霜降进补的食疗方:

山药芡实排骨汤

食材:鲜山药30-50g、芡实30g,排骨适量

做法:排骨洗净剁小块,焯水后,与芡实同煲30分钟;加入山药,再煮10分钟左右,可以适当放点枸杞子,调味;喝汤吃肉。

功效:山药性甘平,有很好的健脾、补肺、固肾的作用。芡实是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佳品,其性平,有健脾补肾,养胃止泻的功效。这道食疗性质较平和,特别适合广东地区的孩子们。

容易食积的、脾胃功能较差的孩子,可以替换为山药芡实粥,以粳米替代肉食,加强健脾养胃之功。

沙参玉竹老鸭汤

食材:沙参和玉竹各15g、红枣3枚,老鸭g

做法:老鸭洗净焯水;将鸭肉、沙参、玉竹、红枣一同放入汤锅煲2小时左右,调味食用。

功效:沙参、玉竹都是滋阴效果很好的药材,尤其能滋养肺胃阴津。老鸭性偏凉而不寒,含高蛋白,是孩子秋季食补的选择之一,尤其适合体质偏阴虚的孩子。

2.防凉燥、顾脾胃

首先,如今燥、寒等邪气横行,寒邪易伤阳气,燥性干涩。寒燥之邪本身就容易进犯肺卫,肺脾乃“母子关系”,容易“子”(肺)病及“母”(脾)。肺卫不固,外邪入侵,也容易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和吸收。

另一方面凉燥过盛,孩子的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燥邪伤津,有些孩子表现为便秘、口干咽痛,脾胃的运化和升清降浊功能很容易受影响;也有一些孩子由于脾不能正常运化水湿,出现腹泻、打嗝、食欲不振等。

因此,防凉燥、顾护脾胃的工作在霜降时节依然是重点,保证进食进补的同时,也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ijianyu.com/afhzz/72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