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参孩子成长二三事

今天也来说说关于孩子教育的事情。今年的政策面大招频出。先是放开三孩,然后严厉打击校外培训,紧接着严格执行多校划片。刚好又赶上了高考季,让网络上关于教育的讨论热度一浪高过一浪。简单梳理一下,其实脉络也很清晰。鼓励生育,孩子减负,教育公平,打击炒房。国家着手解决的都是目前的一些重要问题,比如说一些现象或者思潮,躺平,内卷,鸡娃,固化。这些事都要解决。义务教育,主要就是两个功能,一是通识教育;二是筛选人才。通识教育很简单,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知识和素质;筛选人才呢,是为了筛选出学习天分更强,学习效率更高的那批孩子,让他们接受更高层次的学习和研究。如果大家都鸡娃,都考满分,就把义务教育阶段的筛选功能丧失了。这是站在国家的整体视角上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但是,从个人的角度而言,一家一个娃,谁也不敢用自己娃做教育实验啊。这就形成了一些博弈或者方向性的不同。教育专家再呼吁素质教育,呼吁职高技工多好,但那是岗位工作的需要,必须那样说。当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能否接受自己的孩子读不了大学,读一个职高,学机修、厨师或者美发师。这就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了。虽然修理工、厨师可能就业更好,工资更高;虽然本科毕业研究生毕业可能也只是去房产中介卖房子,去办公室做文员,工资更低,职业发展更差。但是我国社会还是更认那个坐办公室的。这就涉及到社会评价体系和价值观念的问题了。短期内很难改变。但长期看,我个人坚信这种观念会改变的。厘清这件事情后就明白了,作为一个普通家长我们其实有两种选择。一种就是选择传统赛道,在传统竞争的道路上努力拼搏,鸡娃鸡自己,反正原来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有一种,就是换个赛道,其实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价值观多元化,有很多其他的机会,比如说薇娅、李诞、饺子、李子柒就是在传统竞争领域之外取得了成功。不去拼数理化,不去拼剑桥英语。而是选择去掌握一门新工具,掌握一项实用的技术。接受并支持自己的孩子做一个普通的有用的人,还能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想想也挺美。本来是想给下面的故事做几句铺垫,结果一扯就扯多了。赶紧进入正题吧。家有儿女,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各自体会。分享几件孩子成长中的小事吧。我只是讲故事,大家也当故事听。现在自以为进行的教育行为,将来到底是经验还是教训,谁也不知道,希望全是宝贵经验。先说说姐姐姐姐是典型的中国小学生,凡尔赛一点地说,是典型的中国式三好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那种,这样的孩子好像模样也都差不多。就是典型的传统赛道上行走的娃。值得一说的是,姐姐的三观超正,正义感十足,集体荣誉感满满,人缘特别好,老师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做得稍微差一点的是体育锻炼有所欠缺。现在到了高年级,作业压力越来越大,体育锻炼的时间严重不足,而且孩子对体育锻炼这事有一些抵触情绪,在我的认识中,体育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孩子还有一个优点是学习习惯很好,大概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作业已经不需要家长检点了,写的、读的、背的,自己安排得合合适适。到现在呢,包括自己要学什么兴趣课,要参加什么活动,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考虑,而且一般都考虑得很周全。和闺女的相处中,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和她聊天,聊她们班里的各种好玩的事,关于老师和同学的各种八卦,她也爱和我聊,后来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我回去,她都准备了一箩筐的话和我说,我就做一个听众,每次她都讲得眉飞色舞,特别起劲儿。关于她学习的事情,我只干预过两次。第一次是刚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中午回来,说肚子疼,想在家休息,下午不能去学校了。这事引起了我的重视,因为我知道她上幼儿园的时候,经常肚子疼,肚子疼就接回家,就不用去幼儿园了。我很严厉地告诉她,上小学后生病只有两个选项,第一,在学校坚持;第二,去医院看医生。没有在家里休息这个选项。孩子情绪激动了一个小时之后,主动说,感觉自己能坚持,下午乖乖的去上学了。之后再没有请过假。第二次是大概二年级上学期,突然有一次数学测验只考了89分,想帮她分析分析,她却有点不耐烦,只说是因为自己粗心大意。我第二次很严厉地说:行,既然自己都清楚,那我也就不需要知道细节了,小学期间,不允许出现90分以下的成绩。后来,就再也没有90分以下过。不过我现在后悔当时说这句话,大人情绪激动的一句话,给孩子带来了挺大的压力。小学成绩其实根本没那么重要嘛,自己天天说要素质教育,按孩子的天性成长,但是做着做着就做成鸡娃了。可见,知行合一,何其难也。往往是知易行难!做为家长,能做到言行一致估计就了不得了。再说说弟弟弟弟比姐姐小五岁,明年该上小学了。如果姐姐当年是照书养的话,弟弟则完全是放养,放养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没有上过任何的兴趣班,幼儿园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上,不想上就不上。当年姐姐没上完的课程,什么乐高,体能,游泳,钢琴,美术,跆拳道…基本上试听不超过三节,他说不想上,那就不上了。这事我也都去观察过,倒不是说孩子专注力有多差,只是很多培训班的老师偏心急,有点急于求成,想让孩子快速有点什么成果,好让家长满意而续课。不上也罢。在这些艺术体育方面,咱家也并没有好的基因和好的资源,能让孩子有被一对一发掘的机会,那就不强求了。弟弟在我们小区的人气非常高,主要是在线时间长。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熟;从物业经理,到保安保洁,也熟。常常我回去,都是我儿子拉上我介绍这些人给我认识。自从有了弟弟,我和媳妇儿就认真聊过。老二一定要换个养法,不要复制粘贴一遍了,让孩子跟着自己的天性成长。虽然不断地强化自己的这个认识,但要说没有压力那是不可能的。经常回县里过年,家庭搞诗词儿歌大赛,我们家的第三代人数众多,这比赛还有一定的竞争性的。姐姐呢,毫无压力地把道德经全文背诵一遍,全场掌声雷动,能背下来这文章的真不多。后来姐姐都是作为特邀嘉宾出场表演。弟弟呢,每次三字经背不了几句,全场尴尬沉默,被小哥哥们完虐,每次领个优秀奖。为了缓解老父亲的尴尬,比赛完毕后,弟弟会给大家表演一下爬门框,这个技能还是技惊四座的,无论是单侧向上爬,还是双侧支撑向上爬,都是五秒钟爬到顶,做个引体向上,飘然跳下,然后自信满满地向大家拱手致谢。为这事,我家老爷子还严肃地找我聊过,对我不重视他孙子的教育颇有意见。我每次都以孩子还小的理由糊弄过去。但我心里知道,基础性知识,比姐姐同龄时差太多了。和姐姐的当年相比,无论是语言能力、动手能力、智力发育水平都明显差一个级别。姐姐是王者的话,弟弟就是个青铜。在家里的各位大人口中,会不自觉地说出一些,不如姐姐当年,比姐姐小时候差多了如何如何的话语。虽然都知道这样当着孩子的面做比较是不对的,但是都觉得孩子还小,没关系,基本上把这事当家里的一个梗来对待了,大人们在一起还说得嘻嘻哈哈。弟弟是大大咧咧的性格,精力旺盛,在院子里能整整疯玩一天,玩累了直接秒睡,没什么心思的一个娃娃。加上他的这种性格,大家更是没有在意这件事情。有一天晚上,正在哄睡弟弟,我自己都快睡着了,突然弟弟哭着和我说:爸爸,姐姐是学霸,我是个学渣,你们会不会不喜欢我呀!当时把我吓坏了,直接惊醒。5岁的孩子在该睡觉的时候说出这话,这心里得受了多大委屈呀。赶紧开始心理治疗,坚定而明确地告诉他:第一、爸爸妈妈永远爱你,绝不会因为学习不好就不爱你,学习好不好不是咱家最重要的事,更不是全部,健康快乐阳光地长大才是;第二、你绝对不是学渣,学习的路程很长很长,这才刚刚开始热身,你热身的时间比别人长一点而已;第三、你很聪明,你记路线,记旋律,和人聊天都超级厉害,你还认识那么多奥特曼,知道奥特曼家族的那么多故事。特别真诚的一通安慰后,孩子终于释怀了,平静地睡着了。没有让悲伤情绪延续。孩子睡着后,马上召集家庭会议,找到原因了,幼儿园开始学10以内数字的分成,弟弟掌握得不是很牢靠,这事竟然在他小心思里造成了焦虑。全家达成共识:这事对孩子伤害太大,以后绝不在孩子面前做比较。最好是在自己心里也永远不要做比较,同时也要教育孩子不去做比较。对于弟弟放养这事,目前我是铁了心的,再大的压力也扛着。但是将来能坚持多久,真不好说。你要非说这样养,孩子三十年后会很牛很厉害,能成为什么大艺术家大科学家,说实话,我自己都不敢信啊。就算是将来真的发展出天性了,与众不同了,气质非凡了,这中间的三十年也很难熬啊。管他呢,任性一把,发现不对的时候再说吧。反正我家的教育原则是三观端正,有责任感,快乐健康。我包括我媳妇儿,也都没有非要让孩子考多么好的学校,成为多么牛的人的想法。

两个孩子,各适其天吧。

沙参

/7/8

作者简介:沙参,忻州一中班。

往期精彩回顾鸢尾

焦虑妈和佛系娃徐建宏

戈雷厚画虾陈文刚

28年后再次填报高考志愿牧马河畔百草堂

▼喜欢我就打个赏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ijianyu.com/afhzz/146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