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是否时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奇怪,我怎么动不动就开始喘了”“阳过之后我感觉总是犯困”…………
对此,大多数人不以为然,认为只是新冠初愈的恢复期。但有调查表明,在全球超过6.51亿的COVID-19病例记录中,保守估计至少有万人患有“长新冠”[1]。
那究竟什么是“长新冠”呢?又该如何应对?
什么是“长新冠”(LongCovid)?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长新冠”的定义是:在疑似或确诊新冠病毒感染后3个月内出现新发症状或持续症状,且症状持续至少2个月,且无法通过其他诊断来解释。
常见的症状包括疲劳乏力、注意力障碍(俗称“脑雾”)、慢性咳嗽、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心悸、胃肠道不适、胃口下降、肌肉疼痛、睡眠障碍,有的伴随焦虑或抑郁,还包括脱发、味觉嗅觉丧失、头痛/偏头痛、头晕、关节疼痛、视力受损、皮疹等。
增强免疫力依然是关键!
回溯三年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医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次应对长新冠,从中医学角度,提升自身免疫力依然是关键。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免疫力好比我们每个人对抗外界的战斗值,为身体建起了一道天然的保护屏障。那么,如何有针对性地释放免疫“大招”?下面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如何通过三调养四合理,来增强我们的免疫力。
01扶正气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是机体正邪斗争的结果。一个人的正气充足,就可以抵御致病邪气的入侵,保持健康;机体之所以发病,是由于人体正气虚弱而致。
正气的强弱与人的先天禀赋、年龄大小、日常生活习惯等都有关系。长期处于不健康的生活,会导致正气的损伤,抵御疾病的能力就会下降。
要调理正气不足的健康问题,就需要从自己着手,重视自身的保养。饮食方面,可以多吃补益类的食物,如小米、山药、红枣、猴头菇、香菇、莲子等。日常生活应注意劳逸结合,尽量避免熬夜,保证20分钟的午休;不适宜强度过大或长久憋气的运动,运动时避免大量出汗或喝冷饮。
除了养成以上良好的生活习惯之外,合理使用一些中草药,比如灵芝,含灵芝多糖,能扶正固本,具有调节免疫的功能。《草本纲目》中也有“灵芝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等记载。自古以来,灵芝就一直被视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良药。
02平阴阳
《黄帝内经》提到:“生之本,本于阴阳”。阴阳是宇宙万物的属性,人体也不例外:阳,是生命的推动力;阴,是人体的津液,对人体有濡润滋养的作用。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人体的生命活动就正常;一旦阴阳失调,机体就会出现混乱,出现如阴虚、阳虚、上火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疾病。
阴虚时,饮食方面可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如芝麻、百合、蜂蜜、豆腐、梨等。同时,也可以适当选用麦冬、玉竹、沙参、黄精、柏子仁、阿胶等中草药煲汤或泡水喝。阳虚时,多吃有温补作用的食物,如胡椒、羊肉、生姜、韭菜、桂圆等。同时,可适当选用中药材巴戟天、枸杞子、肉苁蓉、杜仲、菟丝子、山萸肉等煲汤或泡水喝。
阴阳失调,每天宜喝6~8杯水(大约毫升),最好选择白开水,少喝冷饮。日常起居,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23点前睡觉;遇事尽量冷静、沉着,不良的情绪要及时发泄。
03调脏腑
脏腑是指体内脏器的总称,包括心脏、肝脏、脾胃、肺、肾等等。在传统中医理念中,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每一个脏腑就是其中的功能群。它们就像环环相扣的“齿轮”,必须重视每个脏器的养护,让他们都发挥正常的功能,各司其职、相互协调配合,才能使人体这个大机器正常地运转。
季节的更替变化,影响着人体气血运转,每一个季节也都有一个对应的脏腑“值班”,各脏器主次分明地发挥作用。脏腑调养,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而有所侧重,如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而“脾主四时”,作为后天营养摄入之本,脾胃健康是一年四季都需要重视和养护的。
病毒面前,让我们一起坚持三调养、四合理,增强免疫力,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争取早日恢复身体机能,回归正常的生活及工作。